交通应急科学与理论在交通安全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为进一步加强课题组成员对应急科学与理论相关知识的学习,2020年1月14日早8:30,我院赵建有教授邀请数名博士研究生在交通科技大厦1508室举行“交通应急科学与理论”专题报告会。会议由赵建有教授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
会议开始,赵建有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交通应急科学在交通领域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我国交通应急现状。紧接着,魏田正、马双庆、刘玮蔚、李玥博士研究生就自己这学期博士生课程《交通应急科学与理论》学习体会和近期相关研究做了汇报。其中,魏田正博士生从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内涵,公路交通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三大方面对公路交通安全应急管理进行了分析。马双庆就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的特性,国外有关隧道应急管理设施的相关规定,我国应急管理设施的设置和秦岭终南山隧道应急预案等四个方面对高速公路隧道应急管理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刘玮蔚博士生在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模式与信息化平台构建中,提到人员因素、外部环境因素、设备故障因素三个方面的城市轨道安全影响因素和FAS、BAS、TCC以及OCC的相关概念,在应急管理模式模块,人员组织应急管理模式、物资应急管理模式和供备电设备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到应急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建设和基于手机APP的应急安全管理是应急体系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两个方面。李玥博士生在区块链背景下众包末端配送模型研究中就众包物流模式和众包模式的问题以及相关的理论思路及思考,应用研究中的模型假设和模型求解以及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随后,2019级硕士研究生也做了相关汇报。杜帮申同学在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值中介绍了袋鼠跳问题、适应度函数和选择函数。吕云飞同学在基于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的文献学习中提到车头时距安全问题和危险驾驶行为识别的自回归模型以及低估参数的相关知识。谢伟国同学就遗传算法和公交车头时距优化相关内容进行了汇报。汇报过程中,赵建有教授和与会同学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
会议最后,赵建有教授对此次专题的内容进行总结,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抓紧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撰写。寒假即将开始,赵建有教授叮嘱大家注意安全,假期不忘学习,为新学期打好基础,并预祝同学们新春快乐!

报告会现场